向海图强配资查询平台,奋楫深蓝
广东正以澎湃新力量
绘就2万亿元产值的蓝色图景
人才、金融与组织三重奏
正激荡出“海上新广东”的壮阔和声
“格盛1号”成功投产,背后是无数科技人才与金融活水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坚文 摄)
凌晨五点,博贺港码头已人声鼎沸。人群中,不少人手持直播设备,正将刚上岸的海鲜推介给屏幕另一端的食客。从传统渔市到数字平台,新农人借助互联网破浪前行,成为海洋经济转型的鲜活注脚。
天还未亮,茂名博贺码头已挤满“寻鲜”的人群。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博贺渔港的海鲜被更多人了解。(吴秒衡 摄)
人才乘风破浪,构筑起蓝色新动力。广东持续优化海洋人才政策,打造强磁场——中山大学“海琴”号ROV完成6000米级深海试验;湛江湾实验室汇聚全球领军科学家;阳江风电毕业生起薪达行业1.5倍。柔性引智、“候鸟型”团队推动技术突破,育苗成本降35%,63个育种团队并肩攻坚。海洋人才矩阵正从实验室延伸至产业一线,成为技术落地不可或缺的支撑。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在南海成功海试。(新华社 图)
湛江湾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视觉中国供图)
近年来,广东海洋育种的发展,助推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柯学潜 摄)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激发产业新动能。针对渔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广东创新推出“海洋牧场冷链贷”“塑胶网箱贷”等产品,单户信用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阳江风电、惠州石化、珠海无人艇、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一批重大项目在金融支持下拔节生长,蓝色金融正成为海洋科技从实验室驶向产业化的“护航舰”。
全球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引领号”诞生,离不开金融支持。(视觉中国供图)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建设也得益于各方金融支持。(视觉中国供图)
广东湛江巴斯夫一体化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视觉中国供图)
组织协同共生,凝聚平台担当力量。台风“剑鱼”来袭,茂名渔政船顶浪前行,经过4小时紧急护航,18名船员全部脱险。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省渔业互保协会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构建起“海洋命运共同体”。
2024年7月31日,广州市渔船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场。(吴秒衡 摄)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新起点,广东海洋经济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金融活水长流、人才乘风破浪、组织高效协同,这三重新力量正共同托起一个更加澎湃的“海上新广东”,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蓝色传奇。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
来源:南方农村报配资查询平台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